|
|
|
|
|
|
|
|
汪 桂 范 在 线 |
|
|
|
|
汪 桂 范 论 文 集 |
|
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四法 |
汪桂范 张玲 |
西安市北关医院生殖健康中心,陕西 西安 710014 |
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临床常见病,多发病之一,据文献资料显示,近年来,其发病率逐年增加,已经超过了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,成为白带异常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由于本病的发病率高,易于反复发作,且临床症状较为严重,从而直接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与生活。笔者长期从事生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,对此病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,现就霉菌性阴道炎的中医药治疗体会略述如下,请同道指正。 霉菌性阴道炎,又称念珠菌阴道炎,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阴道炎症性疾病。其发病与机体抗病能力下降,雌激素分泌、糖原分解、阴道酸碱度改变等生理功能失调,以及长期应用抗生素、接受大量激素治疗等原因,使霉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有关,应属于祖国医学“阴痒” “带下”“阴痛”等病的范畴。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外阴瘙痒、疼痛、烧灼、白带增多,色白质稠有块,或呈豆腐渣状,外阴及阴道肿胀潮红,可见丘疹样红斑点。针对其临床症状、体征以及病理特点,我们依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,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洗相结合的方法,分四型予以治疗。 1.清热化湿,杀虫止痒: 主治湿热下注型,症见外阴及阴道灼痛,带下量多,质粘色黄,伴见纳差,口中粘腻,小便短赤涩痛,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,治宜清热利湿,杀虫止痒。药用萆薢、苍术、黄柏、苡仁、牛膝、丹皮、茯苓、车前子、泽泻、苦参、白藓皮等。其中茯苓、萆薢、车前子、泽泻清热利湿、苍术、苡仁健脾化湿,黄柏清下焦湿热,丹皮清热凉血,苦参、白藓皮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、牛膝引诸药下行。 2.疏肝利胆、清热解毒: 主治肝胆郁热型,症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灼痛、带下量多、呈豆腐渣状、伴有口苦,心烦易怒,胸胁满闷,小便频数色黄、舌红苔黄,脉弦细数。治宜疏肝利胆,清热利湿止痒。药用龙胆草、黄苓、栀子、丹皮、柴胡、黄柏、车前子、泽泻、生地、当归、苦参、蛇床子等。其中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丹皮泻肝胆之火,柴胡疏肝解郁,调畅气机,黄柏、车前子、泽泻清下焦湿热,苦参、蛇床子清热燥湿、杀虫止痒、因上药均为苦寒之品、故配用生地、当归以养血滋肝、制其苦寒之性。 3.健脾祛湿,杀虫止带 主治脾虚湿盛型,病见外阴及阴道瘙痒灼痛,带下量多,色白,质粘稠,伴见面色萎黄,倦怠乏力,纳差便溏,小便清长,舌白苔腻,脉濡弱。治宜健脾祛湿,杀虫止带。药用白术、山药、党参、甘草、苍术、柴胡、白芍、陈皮、车前子等。其中白术、山药健脾[脾止带、党参、甘草补益脾气,柴胡、白芍、陈皮疏肝解郁、理气升阳,苍术燥湿健脾、车前子利水除湿。 4.滋阴清热,祛湿止痒: 主治阴虚夹湿型,症见阴部瘙痒皲裂、灼痛,入夜加重,带下量多或正常,呈豆腐渣状,或夹血丝,伴见五心烦热,口干尿涩、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治宜滋阴清热,社湿止痒。药用生地、山药、山萸肉、泽泻、茯苓、丹皮、黄柏、苦参、白藓皮等。其中生地、山药、山萸肉滋阴补肾、丹皮、泽泻、茯苓清热利湿凉血、黄柏、苦参、白藓皮清热燥湿止痒。 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,基本按照以上四型进行辨证施治,每日1剂,水煎,分2次服用。在治疗的同时,还分别予以外洗药配合治疗。外洗药通常由土槿皮、生大黄、黄柏、苦参、蛇床子、花椒、土茯苓、金银花、公英、冰片等组成。方中槿皮、生大黄、黄柏、苦参、金银花、①公英清热解毒燥湿杀去、蛇床子、花椒、土茯苓、种毒湿止痒,冰片清热消肿止痛。每日1剂,煎法熏洗,发作时每天熏洗1-2次,未发作时每天熏洗1次,每次20分钟,以燥湿、杀虫、止痒、使药力直达病所。 除此之外,我们还酌情采用中药冰硼散等外敷进行综合治疗,以清热解毒、芳香开窍、清肿止痒。此类方法可使药粉完全覆盖率整个阴道粘膜表面,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,从而明显缩短治疗时间,具有作用强、见效快、无毒副作用的特点,值得临床合理应用。 应当指出的是,霉菌性阴道炎具有易于复发的特点,因此,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嘱咐患者坚持治疗,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,必须坚持治疗1至2个疗程,以巩固疗效。在治疗的同时,患者还应保持外阴清洁。以防复发。
|
|
|
共 5 篇
首篇 上一篇
下一篇 尾篇
第3篇
|
|
|